101.新的阶层
第一百零一章 新的阶层(谢正卿为自己这个想法激动得双手发抖!)
皇上和谢首辅都是耳聪目明的人, 每个人什么动向、什么反应, 只要他们想要知道, 那是事无巨细都会有人和他们汇报的。正好他们两个人都觉得让蔡思瑾成为九皇子的侍讲这件事对于蔡思瑾来说有些不地道,因此极为关注蔡思瑾的反应,预备若是听到他有什么想不通, 就提点他几句, 免得寒了这颗种子的心, 他们还是信重蔡思瑾的嘛!
哪不知从各种渠道打听来的消息竟然都是——蔡思瑾对九皇子侍讲这个职位一点儿不满都没有,反而乐呵呵地接受了!不要说有什么怨怼了,甚至他开心得不得了好不好!
皇上和谢首辅得知消息的第一反应都是一愣,然后追问:“他是不是装的?难道这小子也学会睁眼说瞎话的那一套了?”
可是之后探查出来的情况却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蔡思瑾还是以前那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简而言之,还是以前那个傻缺!
无他, 蔡思瑾得了这个职位之后, 一点儿都没有担心, 一点儿都没有惶恐,一点儿都没有找谢首辅、张思晨、沈子安等等相熟之人打探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的想法,一点儿都没有想要走走关系换个职位的想法。
甚至连打探一下九皇子是个什么品性的人, 有什么爱好?以及侍读是谁家的、叫什么名字的都没有!他就只知道每天陪着媳妇儿了,连门都没有单独出去过!
皇上失笑, 想起了沈子安对蔡思瑾恨铁不成钢的指责“皇上,你别看蔡思瑾那个小子念书脑子还成,却是实实在在xiōng无大志!每天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简直老婆奴!诺, 人家和媳妇儿这些日子就倒腾了这本《静思文集(四)》出来, 还给我家送了好几本, 我献给皇上一观。还望皇上多多训斥一下蔡思瑾那个小子,让他也多长进些!”
沈子安此番献书也是用心良苦,他与周水静一样是人jīng,自然能猜出来周水静的那些担忧,他也担忧蔡思瑾自此受了皇上的厌弃,于是在看了新鲜出炉的蔡周二人新书之后,萌生了想要将蔡思瑾的《静思文集(四)》献给皇上看看的想法。
一来,书中的内容都与许相没有什么相关,都是些景sè、游记、民生、改革所见所闻等等,可以让皇上非常直观地了解应天府现下是如何富庶平和,了解蔡思瑾的政绩。二来,有这么一个由头让皇上想起一下蔡思瑾,万一皇上又动了惜才的心思,改了蔡思瑾的职位呢?毕竟蔡思瑾还未正式到翰林院去报到嘛!
皇上看着这本《静思文集(四)》之后乐呵呵地看了看,却并未与沈子安多说些什么。沈子安有些落寞地回家了,觉得自己一腔希望和心血落空,却不知道皇上却是在心中对蔡思瑾又高看了一分——看来蔡思瑾还真是一个心思纯粹的纯臣!他做事从来都是尽心竭力,完全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
自己让他去应天府,他就排除一切万难好好地做应天府知府,将应天府治理得富庶平和、政通人和。自己让他去教导皇子,他也不问是哪个皇子、对自己是否有利,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接受了自己的指派,发自内心地赞同自己的分配、指派,全然没有为自己想过一丝一毫、一心为公啊!
说起来,在蔡思瑾那样可爱的纯臣眼中,做应天府知府这样的外放的实缺,与九皇子侍讲这样看起来前途暗淡的官职在他眼里应当是没有什么分别是,都是为朕分忧啊!
哎,现如今像蔡爱卿这样只是一心想着为朕分忧的臣子可是少之又少了,太难的了啊!
想到此处,皇上又拿起《静思文集(四)》来细细翻阅了一遍,连赞了好几声妙,还问自己最为信重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范大勇找了蔡思瑾与周水静之前的三册《静思文集》,也兴致勃勃博地看完了,之后还着人专门将这套书送给谢玲珑和九皇子,让他们娘儿俩先了解一下即将赴任的九皇子侍讲是个什么样的妙人,心中有个准备。
皇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这万千人的目光、万千人的心。皇上这头看了《静思文集》,还连赞了好几声,并且还找齐了四册文集在百忙之中全部看了一遍的事情,不出一天就传出皇宫,传到各位大人的书房里了。大人们第一个反应都是:“赶紧去把四册《静思文集》都买回来给我研究一下!”
一时之间,《静思文集》别说是第四册,就连之前的一至三层的存货都全部售罄,蔡狗三这些日子里什么别的事情都不做,就盯着印刷厂那边印书了!蔡狗三虽然忙得满嘴起了燎泡,可是心中却是极为欢喜、极为有干劲的。他觉得自家老爷夫人真是太有才华了!以前儿子念书的时候,和自己说什么“洛阳纸贵”,自己还难以理解,现在可是真正了解了一下了!
就自家老爷和夫人这样的人,还劳心劳力地做什么官啊!每天就走走逛逛吃喝玩乐写书出书不就好了?完全是躺着收钱的节奏啊!印刷厂里那些工人哪里是在印书?简直就是在印银票啊!
谢首辅那边对蔡思瑾的表现也是很满意,他笑眯眯地摸了摸胡子,觉得蔡思瑾这样什么职位都乐呵呵地接受、听天由命一点儿都不会抱怨的性子可爱极了,若是能潜移默化让九皇子也学会就太好啦!虽然自己支持的是五皇子,但是日后即便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九皇子一个富贵闲王也是稳当的了。
可是自己百年之后呢?嫡长子不成器,庶出的次子也不见得会有很大的起sè,唯一的爱徒张思晨虽然样样都如自己的意,但是到底与缪家结了亲,与五皇子那边更为亲近,玲珑和九皇子那边不是很能指望得上。
还是得九皇子自己做得很好,完全消除五皇子的戒心,让五皇子完全信任、放心才能得善终呢!
同时,谢正卿这边还在极力的思索着另外的一个问题——皇上为何如此担忧蔡思瑾与许相过从甚密,他到底在害怕些什么?他甚至敏锐地感觉,皇上对待这件事竟然比当初对待沈相、比对待推行新政改革还要警惕!还要重视!
谢正卿不是个笨人,他有大谋略、大气魄,便是与人老成jīng的许相相比也不差多少,差得可能只是阅历而已。许相能想通的事情,前世的他能想通的事情,这一世的他,花了些时间之后自然也想通了。
在谢正卿想通透的那一天起,他竟然觉得自己那颗心脏的跳动都比往日快了许多,自从他当上了首辅之后,还从未有一件事像现在这样让他激动不已,哪怕是他自己推行的新政改革都不行!
谢正卿终于明白了许相两年前通过蔡思瑾的口(他自以为)告诫自己的那一番话是什么意思了,他太笨了,许相当时就看明白了的事情,他却是到了现在才看清!
他和许相其实不完全是敌对的势力,他们完全有共通之处,他们完全可以联合!虽然许相出身世家大族,而他谢正卿出身寒门士子,但是那又如何呢?他们二人通过科举晋身,已经共通取得了另外一个身份——士大夫。他们是有着共同利益的一群人啊!
为何之前历朝历代的改革都不彻底,都会失败?那都是因为施政的人没有看清楚!他没有想明白这些改革是为了谁服务的!
在皇权和世家大族的利益斗争之中,谢正卿他们这些寒门士子首先是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被皇帝用皇权提拔起来,他们为皇权摇旗呐喊、身先士卒,将老牌的世家一一击败踩在脚下,赢得了胜利。
然后呢?然后自然是他们这些之前的寒门士子又成为了新世家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站在了皇上、皇权的对立面,再次与皇上或者新皇帝产生冲突。然后皇上必然又要提拔一群新人,一群新的寒门士子来将他们这波人打倒......
如此一来,周而复始,历史便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他们这群人现在正是风光,日后却也不一定能得了善终。
然而许相的指点(他自认为)却让他打开了新的思路,其实他完全可以抛弃自己“寒门士子”的身份定位,不要站在“寒门士子”这一边,不用与许相这个“世家贵族”拼个你死我活,反而找到一个共通点“士大夫”。
谢正卿知道,许相出身世家大族,但是他并不是出身许家最尊贵的那一支,也是从旁支通过科举考试一路熬到现在这个地位的。功成名就之后,他也并未揽权,并未将自己儿子推上许氏族长的位许相置,而是远离许氏。许相这种种作为无不代表着——他作为一个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对世家大族也有所不满!
所以,谢正卿觉得他和许相二人代表了“寒门士子”中和“世家贵族”之中的一小波人,他们完全可以组成一股新的势力集团——士大夫集团。
他们这个新兴的集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既来自寒门,也来自世家,然而他们这些人从考中科举鱼跃龙门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地跳出了自己的原有阶级,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利益集团。他们了解寒门和世家的优势,也了解寒门和世家的致命缺点。
同时,能考中进士为官的,都是jīng英。这样一个jīng英集团,更容易做出一番成绩来,不必像现在一样随时担忧有一些人会出什么幺蛾子,也不必因为某个人出身世家大族就不敢任用他的才干。完全可以放开手做任何事情。
他们这个新兴的士大夫集团,一定会打压老牌世家。因为若是世家子都被老牌世家笼络住,人才都不能通过科举脱颖而出,他们哪里能做事情呢?而这些世家庶子、旁支等等人只要一成为士大夫阶级,就天然与世家不是一路人了。
而对寒门之家他们士大夫阶层也是需要大力扶持的。无他,升斗小民都过不上好日子,哪里有钱送孩子去念书呢?没有寒门士子寒窗苦读为他们士大夫阶层补充新鲜血液,他们这个集团如何能稳当?
同时,这个新兴集团的两个目标与皇上现在的施政理想、施政目的完全是不谋而合的,他谢正卿完全可以明面上还是走老路子,用旧的瓶子,但是却在瓶子里面装上自己的新酒,慢慢培育和发展这个新兴的士大夫集团。
谢正卿手一拍桌子,无比兴奋地想到——若是他cào作得法,真正培育出了这个新兴的士大夫集团,不仅可以超脱原有的历史桎梏,甚至还可以凌驾于世家大族和皇权两股势力之上!
到时候,就不是他对皇上俯首称臣,而是“皇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或者是皇上只是坐在龙椅上的一个象征、一个傀儡,真正治理天下的,都是他们“士大夫”这个新兴阶层里的人了。
换言之,就是他谢正卿谢首辅说出一句话,比皇上还有用!他虽然并未登基做皇帝,却是实际上整个大晏王朝的主宰者,不具名的帝王!
谢正卿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激动得双手发抖。他紧握住自己的拳头,长吁了一口气。
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慎重再慎重。当今皇上不是好糊弄的,他在位一天恐怕自己就难以实现这个想法。好在五皇子这个人虽有些小聪明,却玩不过自己。等到皇继位了,自己有的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