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95章 平势力三足鼎立

第95章 平势力三足鼎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日月窗见过马, 转瞬, 三年时光过去了。

李姝的次子平哥儿已经两岁多了, 庆哥儿五岁了, 和煦哥儿一起, 在一家口碑很好的私塾里读书。

几年之间, 李穆川父子在家读书写字, 修身养性, 不闻窗外之事。

但, 随着宫里皇子们越长越大, 风云再次悄然聚起。庞敬渊在西北逐渐掌控了西北军, 景平帝安插的十几个人, 慢慢都开始原地不动, 不再升职。京畿两营在平家统帅下,日渐有了新的主心骨。

赵世简到御林军的第二年,刘大人升职,他顶了刘大人四品翊府中郎将的缺。今年, 御林军右军统领忽然病逝, 景平帝在王太师和严文凯等人支持下,点了赵世简做右统领。

朝中有人不服, 说赵世简年纪轻轻, 将将二十五岁,如何能担任二品官员,掌一半御林军。

已经升为御史中丞的杨镇当场驳斥那位年纪很大的六品官员,“秦大人, 难道所有人都要如你一般,年纪一大把了,才做到六品才对吗?赵大人十七岁中文举,十八岁参与平叛,二十岁中两榜进士第十名,同年参与征北之役,二十一岁掌御林军三千七百人马,二十二岁又中了武探花,这样的人才,我朝有几个?他在御林军任职快五年,从右郎将到中郎将,哪一件差事办得不得力?如今做个右军统帅,如何做不得了?秦大人欲使人才被埋没,是何居心?”

那位不知受了谁指使的秦大人顿时气的用手指着杨镇,“你,你,你,竖子无礼!”

杨镇嗤笑一声,“秦大人,如今咱们论的是国事,若不赞同您的意思,本官就要挨骂不成?本官据理力争,您老若受不住,还是早日回家带孙子吧。”

旁边有人看不过去,说杨镇,“杨中丞,秦大人虽然不如你少年英才,也不用这般刻薄吧?”

众人实在受够了这个杨镇,自打翰林院散馆后,他先去了御书房任行走,眼里只认得皇帝,谁想让他通融一下把折子放到前面,他定要喷你个狗血淋头。连他的太岳丈大理寺正卿莫大人,等闲都不敢指使他干什么事情。

等过了两年,景平帝见他性子耿直,打发他去御史台做了五品御史中丞。

好家伙,杨镇自从到了御史台之后,瞬间点燃了嘴炮功能。管你豪门贵族还是皇亲国戚,他看你有点错就骂,闻风就参,众人提到他就如同瘟疫一样。

杨镇在朝堂上,日渐成了孤臣,不朋党,不结友,全看景平帝眼色行事。

今日他破例为赵世简说话,朝中几位老大人以为他看破了景平帝想让朝堂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平家和庞家势力大,李家男丁还在丁忧呢,只得扶持贤妃的妹婿,这个大景朝第一个文武双进士的年轻人。

严文凯在一边不作声,他是贤妃娘家的亲家,这个时候不方便说话。他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杨镇,这个小子,果然如女婿所说,是个可用之人。

自御林军右副统领病重,严文凯就盯上了这个位子。没有兵权,如何同另外两家相争。可严家都是文人,李家也在丁忧,唯一能用的就是赵家了。在与女婿商议后,女婿让他稍安勿躁,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有场好戏。

皇长子已经十几岁了,天生聪慧机敏,景平帝很是喜欢他,他越是喜欢长子,他越想除掉庞家。可一旦除掉了庞家,皇长子必然要被平家欺辱。

难啊,景平帝时常叹气。没办法,他只好把贤妃拎出来,继续搅混这潭水。

平贵妃所出的二皇子比皇长子只小了一岁,如今也开始崭露头角。两位皇子被母族裹挟着,暗自相争。两位皇子相争,朝廷里反而没有人再提立太子的事情,没有把对方打趴下,贸然提出立太子,万一为他人做嫁衣,岂不悔青了肠子。

贤妃的四皇子才五岁多,她现在没有任何其他心思,只想平安把儿子养大,前面皇后和贵妃两虎相争,她小心翼翼,只求自保。后妃两党都想拉拢她,可景平帝现在居然要把贤妃的妹夫提成御林军副统领,这是要和我们争权了?

前朝的纷争,让后宫也越发混乱。宫廷倾轧中,许多低位分的美人,纷纷消香玉损,这其间就包括刚生了女儿两年多的王婉娘。

王婉娘生下女儿后封了嫔,她死后,女儿先是送到了平贵妃那里。然,平贵妃刻薄,如何会好好待她。后被皇后捅出来,景平帝又把三女儿交给一向与世无争的周德妃抚养。

赵世简在御林军任职五年了,此次升任,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右军里也进行了一番清洗。赵世简想方设法,把丁大人提溜过来顶了自己之前的缺。

丁大人本来以为自己此生只能领个虚职,专责看大门,从此寂寥一生,没想到如今还能重新回军营,满腔热血顿时被燃起。两家本就有亲,自此,他事事以赵世简为先,成了彻底的贤妃党。

李穆川丁忧结束后,仍旧回户部,升为四品左侍郎。李承业原是六品同知,丁忧结束后仍旧至外地做了五品知府。李承祖仍旧回了刑部,做了六品主事。

方二郎这几年不用丁忧,悄没声息地,已经做到了从五品团练史。赵书良为了不打眼,仍旧做着七品,赵世崇也已经升到了七品。

肖氏的娘家兄长,从原来的八品芝麻小官,十几年的功夫,慢慢爬到了六品。以严文凯和赵世简为中心的贤妃党,渐渐开始铺开势力。

赵世简坐稳了正二品御林右军统领之位,朝堂上三足鼎立之势开始日渐形成。庞家和平家见李家插足近来,反而更家安心,倒不再如以前那样整日争得脸红脖子粗。

这一日,赵世简从御林军回了如意坊的家。

才刚进门,平哥儿如同小炮仗一般冲了过来,“阿爹阿爹,抱,抱,飞飞,飞飞。”

赵世简高兴地抱起他,然后把他抛向空中,“飞了~飞了~”顿时,满院子里响起的都是平哥儿的咯咯笑声。

李姝从屋里出来,见到赵世简后,忙笑着给他屈膝行礼,“恭喜赵大人,贺喜赵大人,得升二品副统领。”

自从赵世简接到帝王新的任命后,又如同长在了御林军一般,半个月没回来,平哥儿天天念叨阿爹什么时候回来。

赵世简笑道,“这些日子,辛苦娘子看家了。”

两口子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墨染接过平哥儿,继续带他飞飞。

玉娘挺着大肚子从耳房里出来,看到后忙喊道,“你仔细些,别摔着哥儿,你可不如二爷有劲。”

墨染笑道,“不妨事,哥儿还小呢。”

飞了几下后,平哥儿觉得墨染飞的不够高,忙又去找赵世简。

墨染温和地对玉娘笑道,“你今儿怎么样了?它有没有闹你?”

玉娘笑了,“我还好,就是它总踢我,听二奶奶说,它在里头翻跟头呢。”

墨染看看四周,大伙儿都各自忙活,没人关注他们两个,忙轻轻摸了下玉娘的肚子,又嘱咐她,“你先回去歇着吧。”

是的,玉娘已经与墨染成婚了。当日李姝问玉娘喜欢哪一个,还没开窍的玉娘哪里知道。等李姝提醒她后,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觉得都一个样,实在不知道怎么挑选。

李姝让她不要急,慢慢看。

墨染曾经在侯府待过,一向以为玉娘要给二爷做妾,没想到她竟然要配人。还没等文崖反应过来,墨染就开始小动作频频。

玉娘要出去买东西,他跑在头里。玉娘过生日,他特意跑了好远,给她买了才摘得鲜花。玉娘生病了,他忙着请大夫,给她煎药。

文崖最后直骂他奸猾,奶奶又没说把玉娘指给你,你献的什么殷勤。

墨染低头不说话,我不献殷勤,你资历比我老,我能比得过你?再说了,外头还有个秦侍卫虎视眈眈呢,若是他直接禀了二爷,我能争得过你们谁?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墨染把二奶奶身边第一人娶到了手。文崖本就对此可有可无,只是有些嫉妒墨染。至于秦侍卫,玉娘又不想出去,自然和他无瓜葛了。

玉娘成了亲后,逐渐有了管家娘子的气派,里里外外一把抓。自从赵世简升了四品之后,家里又买了一家人,两口子带一儿一女。头几年北边干旱,多的是逃荒的人卖身为奴。

这家人姓陈,男的叫陈大柱,女的姓蔡,女儿大一些,十一岁了,叫芸娘,儿子小,才五岁,李姝给他取名叫澄心,让他整日陪着平哥儿玩。庆哥儿上学接送的事,交给文崖。

李姝让蔡氏掌管厨房,罗妈妈年纪大了,李姝给了她丰厚的赏钱,打发她回家去了。

赵世简给陈大柱改了名,叫陈恭让。庆哥儿上学,身边没个小厮不行,李姝单独从外面买了个小厮,八岁大,给他取名叫彤管,让他每日跟着庆哥儿去学堂。

家里人越来越多,把个四合院住的满满当当。

屋子里,李姝正在和赵世简说话。

“官人这回升了,可都顺利?”

赵世简喝了口茶,“娘子放心,如今一切都顺利了。暂时,一切都无大碍。”

李姝点了点头,“有件事,我想跟官人商议。”

赵世简放下茶盏,“何事?姝娘尽管说。”

封娘在一边帮着端茶倒水,李姝挥挥手,让她下去了。

“官人,咱们换个宅子吧,家里快要住不下了。”

李姝苦笑道,“咱们两个带着平哥儿住正房,庆哥儿如今住了东厢房。下人们总不好住西厢房。东耳房是封娘和芸娘,西耳房是澄心和彤管。倒坐房住了蔡妈妈两口子和玉娘两口子,家里如今连一间多的屋子都没有了。”

赵世简点点头,“头先我只是个四品,不好换宅子,一进换两进,不如不换。如今既然我沐浴皇恩,得封二品,咱们家也该换个大些的宅子。娘子,不若换个三进的吧,也住的开。”

李姝犹豫道,“官人才升了官,咱们就换宅子,会不会让御史参?”

赵世简笑了,“娘子,在朝堂上做官,谁没被御史参过,连圣上都经常被御史劝诫。我家里住不开,换个宅子,御史要管这个,那我就住到他家里去了。”

李姝笑了,“官人这样说我就放心了,那我就大胆看宅子去了。”

赵世简点头,拉了她的手问她,“娘子,家里银子够不够?”

李姝笑了,“官人放心,都够。这些年,官人军营里补贴多,阿爹给的田地里也能有些出息,咱们两的俸禄也能留下一些,换个三进的宅子,绰绰有余。”

赵世简用手抚摸她染红的指甲,“娘子这指甲谁染的?还没我染的好。”

李姝拍了他一下,“别胡说,官人如今是二品武将,让人知道了给娘子染指甲,人家还不笑话死了。”

赵世简继续玩她的指甲,“我怕谁笑我啊,我又没给他家娘子染指甲。”

两口子说笑了一会,赵世简忽然又问道,“娘子,肖家舅父那个侄儿,如今在做何差事?”

李姝想了半天才知道他说的是肖青荣,“荣大哥还在官窑里呢,不过从小管事升了大管事。”

赵世简不露声色地吩咐她,“娘子明儿回秀水坊问问岳母,我这边有个军需官的差事,他愿不愿意干?正九品。”

李姝奇怪道,“官人如何想起了他?康大哥不行吗?”

赵世简摇摇头,“康大哥不够机敏,况且,军需官若也姓赵,太打眼了,我不好把他安插进去。娘子那个表哥八面玲珑,正适合。”

李姝这几年不怎么过问外头的事情,赵世简吩咐什么她就做什么,遂听话地点点头,“官人放心,我过几日就回去问问阿娘。”

说完了这个,李姝又试探性地问道,“官人,听说杨大哥在朝堂上为了官人升官的事情,把个老大人气出个好歹。”

赵世简的手顿了一下,“娘子不用担心,外头的事情有我和岳父呢,娘子只管在家里高高兴兴地过日子。缺银子了,只管跟我说。没事就去柿子树巷找嫂子玩,或者找二姐姐和曲大奶奶也行。巧娘不是才生了儿子,娘子也带了平哥儿去看看她。丁大哥近来助我颇多,有他在,御林右军我可以放一半的心。还有,谢大哥外放回来了,过一些日子,咱们一起去拜访。”

李姝再次点头,“官人若有需要我的,尽管说。”

赵世简笑着揽她入怀,“娘子不用跟我客气。”

赵世简不想跟李姝说外面的事情,朝堂上的黑暗,党争的严酷,他想把这些都挡在门外,让家里永远平静安宁,让娘子一直快快活活的。

过了几日,李姝很快在平康坊看中了一套三进的宅院。平康坊住的都是三品以上人家,其中还有两家有爵位的人家。赵家到这里,论权利不小,论家世,只能算个中等。

这套三进的宅院,分东、中、西三路。中路较宽,前院宽敞的很,用来做外书房和男客房,还有门房。二进院子是正房,面阔五间,带东西厢房、耳房、鹿顶和抄手游廊,院子里花木扶苏,后院是丫头婆子住的地方,还带个小厨房。

东路前院是仆人住的地方,后面两进是个大花园子,花园里有个阁楼,想来是给家里小姐住的。

西路前院是养马的地方,另外大厨房和柴房也在这里,二进院子也是个四四方方的四合院,只是院子没有大门,只有个月亮门通往中路正院。后院是一排的屋子,主人也可以,当库房也可以。

这么大个宅子,别说赵家现下这十几口人,再加二十口子也住得下。

李姝想着以后家里人定然越来越多,东西也越来越多。官人来的一些同僚,家里规矩大,若自家房屋小,招待客人都束手束脚。

这宅子好归好,就是太贵了,要价三千七百两银子。

李姝听了后直咂舌,她手里的存银只有两千多两,难道要把自己的首饰卖掉一部分吗?

可这个地段太好了,她又有些不舍。不若去借一些?阿爹估计很快也要买宅子了,我不能回娘家借了。二姐姐也才换了个二进院子,手里肯定是空的。难道要去找公爹借银子?大哥大嫂会不会有意见?

李姝嘱咐中人先别把宅子卖了,然后一路忧愁地回家了。

夜里,吃夜饭的时候,她期期艾艾地跟赵世简说,“官人,我看中了一套宅子。”

赵世简嗯了一声,“那娘子预备什么时候买?让墨染跟你一起去。”

李姝又犹豫了半天,“官人,家里的银子不够了。能不能,往外头借一些?”

赵世简顿时不说话了,一边吃饭一边沉默,过了半晌,他问李姝说道,“娘子,还差多少?”

李姝说道,“一千五,不,差一千!”

李姝决定卖两套首饰,可以填补一些。

赵世简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安抚她道,“娘子,你莫急,且容我十几天的功夫。”

李姝睁大了眼睛看他,“官人有什么好主意?”

赵世简笑道,“娘子莫问,我如今也是二品了,买个三进的宅子还出去借钱,我还怎么好意思见御林军一干将领。”

李姝见他不想说,也不问,只叮嘱他,“来路不正的银子,官人莫要伸手。”

赵世简给她又盛了碗汤,“娘子放心,我心里有杆秤。”

随后,李姝把买宅子的事情,放到一边,先回了趟秀水坊,向肖氏说明了赵世简要肖青荣去做军需官的事情。

当天夜里,肖青荣就带着厚礼上门了。

李姝亲自招待了他,“荣大哥请坐。”

肖青荣忙站起身,“妹妹客气了,妹妹只管去忙,我等妹夫回来。”

李姝客气道,“我也不大懂外头的事情,只是以后,还要请荣大哥多帮忙了。”

肖青荣忙道,“妹妹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妹夫能用得上我,是没把我当作外人,我岂有不出力的。”

李姝与他客气两句后,上了好茶果,然后自己去厨下看着,让墨染在这陪着肖青荣。

等赵世简回来了,肖青荣忙迎接上去,不叫妹夫,鞠躬行礼喊赵大人。

赵世简略微跟他说了几句后,让他过几天就直接去报道,就把他打发走了。

李姝奇怪道,“官人不再跟他说说?”

赵世简笑道,“他是个聪明人,不需要多说。娘子摆饭吧,我肚子早就饿了。”

过了半个月,一天夜里,赵世简回来后,打发走了封娘,摸出四张银票递给李姝,“娘子收好,明儿就去把宅子买了,再添几个下人,你身边只有封娘和芸娘哪里够使唤。家里也要再添一匹马,置办辆像样的马车。”

李姝接过银票一看,顿时吓得差点把银票丢了,四张面值一千两的银票,大通银号红彤彤的大印在上面,一点做不得假。

李姝立刻问他,“官人这是哪里来的?”

赵世简摸了摸她的头发,“姝娘别担心,这是我该得的,统领大人和左军统领都有。往年我职位低,得的少,直接充作军中补贴给了娘子。这是今年的,以后也都有。”

李姝听说其他二人都有,顿时放下心来,“官人做五品右郎将的时候,一年俸禄加补贴,也有近五百两,升了四品还没一年呢,我还没看到四品的年俸,官人就升了二品。没想这二品和五品之间,竟然差了这么多。”

赵世简笑了,“不然娘子以为呢,这哪里叫多呢!听说那些会敛财的,做个三年七品知县,就有万两雪花银。”

李姝忙说道,“官人只拿该拿的,不该拿的可别拿。”

赵世简端起茶喝了一杯,吃了口茶盘里的果子,小声说道,“娘子,旁人都有的,就是该拿的。我跟你说实话,等到了过年,还有呢,比这还多。我让肖青荣去做军需,这也是惯例。哪个统领不往军需处塞自己人,你不塞人,大伙儿都不放心你。三万御林军是圣上亲卫,各色兵服、兵器、军饷都是一等的,一年军需几十万两银子,真正能花到士兵头上的,不过三四成。剩下的,统领、副统领和各级将领,哪个没有油水。我偷偷跟娘子说,连这个,都有的。”

他把手指对着天空中指一指,李姝顿时瞠目结舌,“官人是说,是说,”李姝也指了指皇城的方向。

赵世简笑着点点头,小声说道,“不过,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小数目,算是底下自己人的孝敬。国库里那么多银子,户部卡的死紧,他要动用一点,御史台和户部就要嗷嗷叫。难不成国库的银子养贪官可以,他自家却不能花?没这个道理,这江山是老朱家的,又不是百官的。”

李姝觉得自己好像开了新眼界一样,晕乎了半天后,讷讷说道,“怪不得人人都要去做大官,钱多啊。”

赵世简哈哈大笑起来,“娘子,等过一阵,我给你请个二品诰命,娘子以后出门多带几个人,把排场讲起来,可就真正是贵妇人了。”

李姝顿时笑了起来,“官人,我记得咱们刚成亲的时候,我一进门就是举人娘子,当时可高兴了。没想到这才几年的功夫,我就从举人娘子变成二品夫人了,官人可真能干!”

赵世简做了这几年官,身上官威愈发重,因他年轻,怕人说他不稳重,故而时常不苟言笑,家里下人在他面前向来是老老实实。

听见他在屋里笑,院子里的下人们都松一口气,也就只有二奶奶在,二爷才能笑一笑。若是二奶奶不在家,谁敢说笑一声呢,连庆哥儿如今都不大敢跟二爷闹了。

李姝第二日就带着封娘和墨染,先把宅子定了下来,并打发墨染到衙门备了案。

若按照常例,备案要主人家亲自去的。如今赵世简做了二品副统领,墨染带着帖子去了衙门,衙门主事亲自接待了他,并让一干书吏们立刻给办了。

一应手续办完,这栋三进大宅子,彻底归了赵世简夫妇二人。

李姝买过了宅子,心里很高兴。当天晚上,她亲自看着蔡氏做了几个像样的菜,又自己动手做了个汤,温了酒,穿上了漂亮的裙子,让玉娘给自己梳了时下时兴的发髻,戴上几样漂亮首饰,略施薄粉,把自己收拾得光鲜亮丽。

自从生了两个儿子后,李姝的肚子就再也没动静了。柿子树巷孙氏都生了个女儿,自己总得再生个女儿。官人整日差事忙,不着家,多个孩子,我在家也有事情做。

李姝这样安慰自己,顿时觉得自己这样打扮自己仿佛天经地义,丝毫没了羞耻感。

等赵世简夜里回来,才进了家门,一阵香风袭来,然后就见到自家娘子面带微笑眉眼含情地看着自己,“官人回来了。”

再看她的装束,赵世简笑了,立刻携了她的手,“娘子越发好看了。”

旁边封娘等人仿佛没听见,只忙着摆饭,帮着拿赵世简的家常衣服。

李姝服侍他换掉了官服,笑道,“官人眼光也越发好了。”

赵世简哈哈大笑,庆哥儿正在东厢房看书,听见阿爹回来了,忙跑了过来,“阿爹,你回来了。”

赵世简嗯了一声,“今儿的大字写完了吗?”

庆哥儿笑道,“写完了。”说完,往赵世简腿上爬,平哥儿见哥哥往阿爹腿上爬,顿时不乐意,往另一条腿上爬。

赵世简一伸手,把两个儿子都抱了起来,一条腿上放一个,先摸了摸庆哥儿的头,又在平哥儿脸上亲一口。

李姝亲自给他们父子三个盛饭,然后把平哥儿抱了过来,让他拿着小勺子自己慢慢吃,不时再喂他两口,让庆哥儿自己坐在一边的凳子上,叫了封娘伺候他吃饭。

赵世简不用人服侍,自己吃。吃饭的过程中,偶尔给李姝和两个儿子夹菜。

平哥儿只吃肉不吃菜,李姝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变着花样的哄,才勉强吃了一根。

赵世简本来想寒着脸说他,想到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他也不想讨人嫌,也跟着哄平哥儿,“你吃一根菜,我明儿多带你飞飞两下。你若不吃,以后再也不飞了。”

平哥儿脸皱了半天,吃药一样吃了好几根菜。庆哥儿在一边偷笑,挨了赵世简一脚。

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吃了顿饭。

夜里,夫妇二人一番鱼水和谐,自然不需赘语。

事毕,李姝与赵世简商议,“官人,咱们要不要把阿爹接过去一起住?”

赵世简想了想,“这倒是可以,没得咱们自己住那么大的宅子,让阿爹和大哥挤在一起。大哥家里宅子小,以后孩子越来越多,挤挤挨挨的,总是不便利。”

李姝犹豫道,“只是,我们把阿爹和姨娘接过来了,会不会让大哥脸上难堪?”

赵世简沉默了半晌,“明儿我早些回来,你提前去柿子树巷,我下衙了直接过去,我亲自跟大哥说。”

第二天,李姝把赵世简送走后,立刻让玉娘请了人牙子过来。

人牙子带来了几十号人,让李姝挑,“夫人,不是小人说嘴,从小人手里过的人,从未有背叛主子的,您尽管放心挑。”

李舒一口气又挑了两家人,一家是一对三十来岁夫妻带着两个儿子,姓张,最大的儿子都十四了。一家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带着一子两女,姓杨。

李姝付了银子,让玉娘把西厢房开了,大伙儿暂且先挤一挤,过几日搬到平康坊就好了。

下午,李姝睡过中觉,带着平哥儿去了柿子树巷。

刚一进门,孙氏就迎了出来,“弟妹来啦。”

妯娌两个打过招呼,一起往屋里走。才进院子,两个姨娘也过来打招呼。

李姝抬眼一看,只见庄姨娘生的嬛娘和孙氏生的绮娘正蹲在院子里一起玩耍。嬛娘三岁多了,绮娘才一岁多,将将走稳。

庄姨娘整日教导嬛娘,“姐儿是姑姑,要带着绮娘一起玩。”绮娘嘴巴巧,整日姑姑姑姑地叫个不停,嬛娘也愿意带她玩,姑侄两个整日形影不离。倒是煦哥儿,见到嬛娘始终不肯叫姑姑,觉得她太小了。

庄姨娘是嬛娘的生母,且她弟弟如今有了秀才功名,她在赵家日渐压过了洪姨娘。但她始终老实本分,从不去撩孙氏的虎须,孙氏投桃报李,对嬛娘倒不错,凡绮娘有的,必定也有嬛娘的。

李姝和两个姨娘打过照面,就去两个小丫头面前,也蹲了下来,“你们在看什么呀?”

嬛娘抬起头,笑眯眯地叫了声二嫂,绮娘说话还不大清楚,指着地上直喊,“玛尼!玛尼!”

李姝知道她说的是蚂蚁,忍不住摸了摸她头上的小揪揪,“好好好,蚂蚁蚂蚁,绮娘会数蚂蚁啦,真能干。”

平哥儿也凑过来,看了看后,立刻伸出手指头,飞速按死一只蚂蚁!绮娘嘴巴一撇,哇哇大哭起来!

李姝气的直抚额,伸手拍了他的屁股一下,“作甚来了就惹妹妹哭!”

平哥儿笑嘻嘻地走了,孙氏忙抱起绮娘安慰,“三哥跟你闹着玩的,不哭不哭,小乖乖。”

孙氏一边哄孩子,一边笑道,“兄弟姐妹可不就是这样,小时候整天闹,打架,长大了还是手足亲。”

妯娌两个带着孩子一起玩,很快就到了天黑。赵家父子三人都一一回来了,煦哥儿带着庆哥儿也一起回来了。除了两个姨娘,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晚饭。

吃饭的时候,赵世简跟赵书良说道,“阿爹,儿子前儿在平康坊买了套三进的宅子。”

赵书良高兴道,“嚯,平康坊可是好地方,那里的宅子可不便宜呢!”

赵世简笑道,“便宜不便宜的暂且不说,只是,那宅子太大了,单儿子一家人,住的空荡荡的。”

他抬头看了赵世崇一眼,继续说道,“儿子经常夜里回不来,不在家里,那么大的宅子,姝娘和两个孩子住着,我也不放心。故而想请阿爹过去,跟儿子住在一起。”

赵书良顿时愣住了,下意识去看大儿子。

赵世崇立刻抬头看向弟弟,然后他又低下头,喝了一口酒,“二弟,你越发出息了,大哥比不上你。”

赵世简也喝了口酒,“大哥,咱们兄弟,永远都是兄弟。阿娘临终前,一再叮嘱咱们,定要手足和睦。只是,大哥一个人照顾阿爹这么多年,我也该出些力了。大哥全当我的私心,阿爹和大哥挤在这小院子里,我一个人住那么大的宅子,御史知道了,岂不要参我不孝。再说了,大哥如今有儿有女,以后孩子和下人也越来越多,这院子也住不开。大哥放心,不管阿爹在谁那里,不都是咱们的阿爹,咱们兄弟,更不会生分了。”

赵世崇又喝了口酒,“二弟说的是,我也想让阿爹过的更好,只是,我能力有限。如今二弟能让阿爹住大宅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多想。我知道二弟怕我脸上过不去,但二弟还不知道我,我何曾是那等在乎别人看法的虚伪之人。若我在意,旁人说我靠着弟弟,靠着弟弟的婆娘,那我还不得去跳城墙。”

赵书良见两个儿子都说了掏心窝子话,一口把杯中酒干了,一边吃菜一边说道,“老二你不说这话,我也不打算跟你大哥挤下去了。我原来预备在这附近再买一个小宅子,和老大分开住,或者让老大搬出去也行。家里整日挤挤挨挨的,也不成个样子。但我若单独住,家里没个内主事,更不像个样子。既然你来请我去,我就先去住一阵子。一来不用再挤在一起,二来,老二媳妇管家我也放心。只一样,那是你的府邸,老子去了不住正院,也不当你的家。你只管孝敬老子吃喝就可以,再一个,照顾好你们小妹妹。其他的,你们莫要管老子的事情。老大,你莫多想,你是老子的长子,就算老二比你出息,你也是长子,他哪里做错了,你照样可以大嘴巴扇他。”

赵世崇笑了,“看阿爹说的,又不是小时候,儿子哪能总是逮着二弟就一顿捶。再说了,儿子如今不一定能捶得过二弟呢!”

李姝在一边插话道,“可算好了,阿爹和妹妹去了,以后家里也热闹些。那么大个宅子,官人若不在家里,我一个人都害怕。”

一家人敲定了此事,热热闹闹吃了顿饭,赵世简两口子就带着两个儿子回去了。

过了十几天,李姝挑了个黄道吉日,带着一干下人,搬到了平康坊。赵世简如今是二品,大门口挂了赵府的牌匾,按照规矩,赵府大门占了整整一间屋子的面积,看起来就气派。

搬家后,李姝迅速把家下仆人安顿好。玉娘仍旧领内院,外院交给了墨染和文崖,且给了二人管事的名分。但外事较多,二人仍旧如以前那般分工。厨房交给蔡妈妈统管,其余洒扫、养马、浆洗等均有人负责。就这,李姝仍旧感觉家里人不够用。等赵书良来了,家里肯定还要进人。

搬过家后第三天,李姝就亲自去柿子树巷,把两位姨娘和嬛娘接了过来,旁人倒无所谓,独独小绮娘哭的狠,不让姑姑走。

两位姨娘来了后第二天晚上,赵书良也带着大房人一起过来吃了顿饭。从此,他带着两位妾室和小女儿,正式在小儿子家里住下了。李姝把他们安排在了西跨院里,赵书良住正房,两个妾室,庄氏有女儿,母凭女贵,住东厢房,洪姨娘屈居西厢房。

庄小郎中了秀才后,本来想出去单过,还想找份差事,自己养活自己。赵书良不同意,他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如何单独生活。找差事谁敢用他?

庄小郎这回也跟着一起来了平康坊,李姝把他安排在了前院,还给他配了个小厮。每日他自行如读书,自家吃饭。住在前院也好,他再也不用听洪姨娘的冷嘲热讽了。

庄小郎读书天分高,赵世简每次回家了也会指点他两句,并让他不要过于介意自己的身份,只当是亲戚来寄居。若在意这个,自己岂不是也成了个靠老婆的。

庄小郎时常能得到如父亲一般的教诲,且不再参与内宅之事,心性日渐平和,做的文章也越发大气。

平哥儿如今多了个姑姑,整日往西跨院跑,招惹嬛娘。好在嬛娘比他大,会让着他。李姝无奈,只得多给嬛娘做衣裳,买小女娘戴的首饰。

住下后没几天,李姝给自己添了两个婆子,又给西跨院买了个两个婆子和一个丫头,丫头是给嬛娘的,婆子给两个姨娘,一人一个。

夜里,赵世简回来后,李姝帮他换了官服,赵世简问了家里有无事情。

李姝回答家中无视,又问他,“官人,咱们以后去阿爹那边吃晚饭吧。”

赵世简想了想,说道,“阿爹那里有两个姨娘,我去了不免不方便。但阿爹是长辈,总不能天天让他往咱们这里跑。这样,我等会儿跟阿爹商议,以后每三日我去他那里吃一顿晚饭,其余时间,咱们各吃各的。”

李姝点头,“这样也好,反正官人也不是天天都能回来吃夜饭。”

夫妻两收拾好了后,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去了西跨院。赵书良听到儿子的建议后,点点头,“跑来跑去的是麻烦,只是,你们不来不要紧,我孙儿们想过来了,你们莫拦着。”赵书良年纪大了,越发喜欢孩子,不管是孙子孙女,还是小女儿,他都异常疼爱。见嬛娘和平哥儿一起玩,他非常高兴。

李姝忙笑道,“阿爹不说,我们也会让他们兄弟两天天过来。以后,儿媳还预备时常把煦哥儿和绮娘也接过来,他们多在一起玩耍,长大了才能手足相亲,姑侄友爱。”

赵世简笑道,“阿爹住这里,若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开口。”

赵书良斜眼看他,“知道你如今官大俸禄多,放心吧,老子不会跟你客气的。”

说说笑笑之间,一家人一起吃了顿晚饭,然后各自歇息去了。

刚搬了家,又办妥了肖青荣的事情,李姝又火速去探望了巧娘一回,给她的胖儿子带去了丰厚的礼品。

随后,李姝广发请柬,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赵家的乔迁之宴。

作者有话要说: 又到周五啦,亲亲们马上该休息的休息,该放假的放假啦~~

---------------------

请亲亲们一定记得收藏我的新坑哟,爱你们,mua~~~

感谢在2020-01-08 11:27:58~2020-01-09 13:46: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猪头柴禾妞、会飞的鱼、南有乔木 10瓶;灵犀susi 5瓶;贪吃小懒猪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