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张氏严厉地教训着李守业,她很担心很害怕,急需骂人发泄自己的情绪。
文氏深知张氏的脾性,所以毫不犹豫带着孩子闪了。
要不然被骂的就是他们,而且骂的话还更难听。
出了老宅,李瑶才缓缓说道:“小姑带着嫁妆离家出走了,我爹找人去了。”
文氏几个这才想明白,原来张氏是让他们出去帮忙找李英子。
“唉,老宅除了你爷其他都半点人情味。”文氏叹息一声。
现在她已经看清楚了那些人的本质,那些人都自私自利,连半点都良知和善良都没有了。
李杏点点头:“咱们以后离他们远一点,要不然咱们早晚有一天给他们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被老宅的人接二连三地设计,她都害怕了。
“我想等我们买地盖房的时候都买到别的村上,咱们眼不见,心不烦。”
李瑶说出了心中所想。
老宅那些人一次又一次刷新道德下限,她都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躲,躲得越远越好。
对此,他们娘儿几个都没有异议,见他们都同意,李瑶就开始盘算买地的事情了。
半道上,他们遇到了正在找人的李守旺。
文氏敷衍着问道:“找到了吗?”
李守旺无奈地摇摇头:“英子存心要走,哪儿那么容易找到?”
“爹,你一会儿先回去吃饭,下午再找。”李瑶关心地说道,她可不想李守旺为了没心没肺的李英子饿坏了身体。
李守旺点点头,他打算下午带上村里人一起去找找,人多好办事嘛。
回到自己家文氏立即做了午饭,有鱼有rou,很丰盛。
自从张氏当着他们的面儿收起所有的粮食后,他们就决定就是饿死,也绝不吃老宅一粒粮食。
就像今天在老宅,他们都饥肠辘辘,却没一个人吭一声。
很快,李守旺就急急忙忙回来,随便啃了两个馒头就又出去找李英子去了。
李守旺急得火急火燎,但对其他人来说李英子根本无关痛痒。
是她不想拿出嫁妆选择了离家出走,下场是好是坏都是她自己的事情。
他们不疾不徐地吃了午饭,然后干脆搬了一把小凳子在院子坐着晒太阳,好不自在。
第136章 忙里偷闲
不要cào心五味斋,不用担心高利贷,晒着太阳,愿意就看两页书,不愿意就闭着眼睛养养神,这才叫偷得半日浮生。
李杏和文氏缝着香囊,但好动的小七就不一样了。
他生性好动,写了会儿字就坐不住了。
“姐们,我去罗大爷家把小兔子弄来,过会儿再写字行不?”
小七放下笔,苦着一张小脸说道。
其实他也不是不喜欢读书写字,就是累了想歇一下,这个要求应该很合理吧。
小兔子是他心头rou,但后来他们一家都去镇上,他只能把兔子交给罗大爷养着,现在闲下来,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小宝贝。
李瑶眯了眯眼睛:“可以,不过么,一会儿回来得多写一页大字。”
现在她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小七的启蒙老师。
主要任务是教小七识字,还有就是看着他练大字。
不过也不会太cào心,小七虽然年纪小,但定性不错,给他的任务都完成得不错。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纸墨笔砚都是从自己的私房钱里出的。
小七蹙着眉头表示他很纠结,不过最后还是想小兔子的想法占了上风,便答应了李瑶的要求。
“这小子也就你有办法了。”
文氏忍着笑说道,她家小七估计最服的就是他三姐了。
李瑶嘚瑟地说道:“那必须的,有句话叫名师出高徒,以后小七肯定错不了,以后小七出人头地,娘你得给我包个大红包!”
说到红包,李瑶的眼睛都冒光了,嗯…她承认她是小财迷。
李杏没忍住,不小心笑出了声。
李瑶看向自己娘亲,撒娇道:“娘,你看大姐还笑话我,你说你给不给?”
现在她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角sè,撒撒娇什么的一点压力都没有。
她很感激这一次的奇遇,因为重活一世,刚好填补了她上辈子缺失的亲情。
“必须给!还得给个大的!”文氏笑眯了眼睛。
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哪能差了?
李瑶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尾巴都快翘上天了,李杏也不恼,她是长姐,从小就照顾弟妹,心xiōng最宽广。
不一会儿,小七就把小兔子都弄过来了。
小兔子已经满月,小小的模样已经长开,毛干净顺溜,正是好玩的时候。
李瑶也忍不住眼馋,抓来一只小兔子逗弄。
小七很自觉,玩了一会儿就又练字去了。
唉,还要多写一页,想想就忍不住伤心,他家三姐就是一个大大的bào君!
而李瑶则默默想着,她承诺给小七一个养兔场,现在是时候开始准备了。
其实她也没要四郎和小七一定要考上什么劳什子功名,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
以后能考上,背后的财富是锦上添花,是他们不同流合wū的底气,考不上那就是他们以后生活的倚仗。
总之,他们只要尽力,无愧于自己就好。
她唯一的要求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李瑶一直相信,要做好事要先做好人。
第137章 不指望他们
太阳西斜,李瑶感觉到些凉意,但李守旺还是不见人影,她便将书放下:“都别干活儿了,咱们做饭去。”
文氏立即明白过来,让村民帮忙,总得管顿饭酬谢下。
她可不敢指望老宅那边。
估计张氏都不会让那些人进院子,要不然李英子离家出走的事情肯定瞒不过老爷子。
“瞧我这脑子,家里的粮食不多了,现在去买也来不及了怎么办?”
文氏着急地说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下完了。
嗯…这事儿李瑶也没考虑到。
之前只打算回来住三四天,家里生活必需品都有,所以这次回来他们只带了些rou回来。
做人难免有疏忽嘛,既然有疏忽了,那就想办法解决呗。
“娘,你先想想要买多少米面,我去拿钱袋,一会儿去别人家买去。”
现在不是农忙时节,而且李守旺在村里的人缘挺好,再加上不少人家都削签子卖给李家,李守旺找上三四十个人不成问题。
文氏的预算是每人两个馒头,稀饭管饱,再加咸菜炒rou和白菜粉条两个菜。
这样分量足够,面子上也看得过去。
一大锅粥想煮得稠一点要两斤米,那么多人吃三大锅稀饭肯定没问题。
而一斤面大概可以做八个大个头的馒头,怎么也得做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