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时遥送走叶添,快步走向了教学楼。
她跟叶添算不上朋友,比起以前相熟的朋友玩伴,叶添于她而言,就是一个借不着钱就玩失踪,一年辅导自己一次嘴还特欠的家庭教师。
时遥也曾有过呼朋唤友的日子。当年时杰峰经营家着规模可观的橡胶厂,陆莹每天逛街做spa,她上国际学校、私人钢琴课。家里住的是s城第一个花园洋房式小区,不是巨富,但从没为钱发过愁。
与穷巴巴的叶添相比,时遥那时的朋友都是中产二代阶层,他们有共同话题和共同的消费习惯,会一起趁暑假参加高档夏令营,相约购买限量版球鞋,去哪都是呼啦啦一大群少男少女,几乎从来没有体会过“孤单”两个字的滋味。
变故来自一场意外大火。
线路老化引起的失火,烧掉了时杰峰橡胶厂库房,当天晚上有七名值班员工,三死四伤。
橡胶厂当时已经因为环保问题出现颓势,资金运转问题重重,再遇上火灾打击,时杰峰多年的经营心血转眼便化为泡影。然而这还不算完,除了赔偿金,还有高昂的后续治疗费,时杰峰看着曾经每天早上跟他道“胡总好”的年轻小伙被烧得人不人鬼不鬼,也只能咬牙卖厂、卖房、卖车,四处借钱打欠条,挤出来钱付医疗费。
一家人搬出了高级小区,住进了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时杰峰出门打工,时遥也再不是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她转入了公立学校,一个人坐公交车上下学。
最初还有朋友联系她,但时遥的零花钱早不允许她再如从前那样潇洒消费。时遥跟着朋友们出去玩了两次,看着大把的钞票花出去心都在滴血,后来再有朋友邀约,就索性拒绝了。
大家也觉得时遥变得有些扫兴,几个月之后,谁也不再约她出门。
那是时遥第一次感受到人情变故,再后来是时杰峰陆莹的事。“出租屋杀妻案”在s市轰动一时,各个报刊杂志上争相报道这一丧心病狂的杀人案,那段时间的街头巷尾、饭店小摊,处处都有好奇市民探讨这起案件的细节——毕竟这起案子集结了最能引发舆论关注的要素:破产的企业家,按捺不住欲望的美妇,目睹生父杀母的女儿。
时遥站在了暴风眼的中心。这一次她没给别人疏远自己的机会,主动和以前的朋友同学断了联系。因为她看过一篇报道,有一种说法是犯罪也会遗传,如果朋友们知道她的父亲就是杀妻案的凶手,又会怎么看她?
时遥后来常常把那篇文章拿出来细看,看久了,连哪个地方有标点符号都能默写出来。
犯罪基因是不是子虚乌有,时遥始终无法确定,但她时常在睡不着的时候,会翻来覆去地反思自己有没有哪些行为看上去像容易犯罪的人。
许多穷人想赚大钱,想发大财。时遥这个穷人只想一辈子平平淡淡,永远不要因为潜在的犯罪基因被人另眼相看。她放弃了社交,少说话,多读书,只求把自己缩的小一点、再小一点,这样,她就可以像其他正常人一样混迹于人潮,做一个普通的,毫无亮点的人。
在知她底细的叶添面前,她可以稍微张牙舞爪一点点,但既然回到了学校,时遥就应该做回那个蜷缩着的时遥。
回到教室,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张妍眼巴巴地瞅着时遥和她手里的包袋,满肚子话想问,碍于这节课是班主任老邱的化学,只好装模作样地听了四十多分钟的天书。
熬到下课铃一响,她立马扑了上来,激动地摇着时遥手臂:“啊啊啊啊!你居然藏着个这么好看的哥哥,快快,一分钟,我要知道他的全部资料!”
时遥揉了揉被张妍摇得发酸的手臂,“饶了我吧,我俩的共同祖先至少得追溯到八百年前,算哪门子的哥哥。再说他就一普通挫男,有什么值得你兴奋的?”
“挫男?”张妍惊呼,“那么一个长着秋水长眸的帅哥你说是挫男,小遥你良心不会痛吗?”
时遥既不知道“秋水长眸”是个什么东西,也并未感受到心脏不适。她看教室的人纷纷走光了,善意地提醒张妍:“我过来的时候闻见食堂做了你的最爱红烧肉,去晚点真的没关系么?”
这话如同当头棒喝,张妍顿时花容失色,高喝一声“什么”,便拉着时遥一溜烟冲向了食堂。
食堂人山人海,但张妍奋勇拼搏,终于在人海杀出一条血路,成功抢得了最后一份红烧肉。
两个人吃着张妍打来的红烧肉和时遥打的西红柿炒蛋、橘子炒黄瓜,开始研究时遥的新手机。
张妍把手机拿在手里,忽略了其他功能,先点开相机,找各种角度自拍。连凹了几个姿势,却没有拍出一张满意的,颇为心痛地对这款手机性能定了性:“你这手机买得也太烂了,自带的美颜功能差到不能用,也没个好使的滤镜。买之前怎么不先问问我,让我帮你参谋一下?”
时遥夹了口菜:“临时买的,没想太多。”
张妍顿时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奇道:“你临时买东西会买一手机?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你什么时候花钱这么大方过?”
她神秘兮兮接着问:“是不是那帅哥买的?”
时遥不可置否,安静地吃菜。
张妍可怜巴巴地央求道:“你就跟我说说嘛!那帅哥不是你亲戚,那是谁——邻居?以前同学?追求者?”说着她恍然大悟道:“不会是爱过恨过兜兜转转还想吃回头草的前男友吧?”
时遥被张妍这个脑洞惊得险些噎住,赶忙喝了两口食堂特供刷锅水,无奈道:“你还吃不吃了?”
“吃,”张妍赶忙夹了一筷子菜,又小声补充:“问你你不说,脑补也不行,没天理……”
时遥觉得放任她继续猜下去也不是什么好事,只好让步道:“别补了,就是一个跟我有债务关系的老相识。”
在张妍的眼里,远房亲戚、朋友、邻居都是酝酿浪漫故事的绝佳土壤,但“债务关系”却例外,八卦的兴趣顿时减了大半。
不过保险起见,她不死心地又问:“债务关系……那是你家欠他家,还是他家欠你家?”
时遥咬了口红烧肉,想到叶添不还钱还要自己做保姆的小人得志样子,气得猛嚼了两口肉:“他欠我。”
“哦。”张妍失落地咬了口筷子:时遥平时买根鞋带都要再三犹豫的人,居然还能当别人的债主,可见这帅哥怕是穷的只剩裤衩了,万万不能与之谈恋爱。
她挑出味道诡异的炒橘子,安抚似的拍拍时遥的肩膀:“听从我这个过来人的经验吧,就算不追求高富帅,也不能委身凤凰男。这帅哥既然是个之中看不中用的草包,你可要擦亮眼睛,千万别因为一个手机就被敌人收买!”
时遥常常觉得张妍的思维很跳跃,也不知道她是如何从上一句得出这番结论的,但听到有人评价叶添“草包”,心里有种同仇敌忾的爽意。她懒得花费口舌解释,便打发张妍道:“知道了。快吃,吃完回去我得补一下上午的讲义。”
下午临下课的时候,时遥收到了新手机里的第一条信息。
信息署名为“添哥哥”,内容只有一行,一眼就能从头读到尾:我到了,你在学校照顾好自己。
时遥抖了抖满身鸡皮疙瘩,把“添哥哥”改成“添堵”,手机又震了一下。
添堵补充道:要不然以后没力气干活。
时遥回了一个“呵呵”的笑脸,把手机扔进了抽屉。
高二生活是日复一日的无聊且忙碌,这点插曲像是往平静的湖水里投了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石子,掀起了点点涟漪,很快便又散了。
在六月到来前的这三个月里,叶添一开始还常常发短信来骚扰她,但时常得不到回复,遂也消停了下来。
时遥不屑于跟叶添用电磁波打嘴仗,她着力挖掘了许多手机的其他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清晨做闹钟,调到震动上不会吵醒别人;拿来录音,比较难懂的知识点课上录下来可以多听好几次;在网上搜索英语课文和听力,有利于晚上迅速入眠;蹲坑的时候还可以玩卡通形象的消消乐。
时遥把张妍加到了联系人名单,一方面缓解了固定信息用不完会被中国移动占便宜的焦虑,一面也促进了她们二人在重要议题上的沟通:如果早上没有葱丝肉包,时遥就可以发一个短信告知张妍,让她提前做好要吃芹菜馅包子的心理准备。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大大小小令人焦头烂额的考试,没有要给人当保姆的烦恼,生活简直其乐无穷。
转眼进入六月。
这一年暑热来的格外早,人们刚脱下春装薄外套,就迎来了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天气,走两步就要惹上一身热汗,连街上的柏油马路都被日头晒得有些发粘。
但比天气更令人焦灼的,是准高三生的心情。六月八号高考结束,时遥他们便搬入了高三教室。明明是布局一样的屋子,四周贴上了励志标语、志愿墙,还有大大的“距离高考还有xx天”的计时牌,气氛就变得分外紧张沉重。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这种紧迫的氛围感染,喜欢打球的减少了流连篮球场的频率,爱打游戏的不再频频逃课,连张妍的八卦闲谈也比从前少了一半。
时遥压力骤增,连续几次考试她都险些跌出前50。在其他人的努力追赶下,她只能加倍用功。她昼夜苦读,中午困得厉害就趴在书桌上将就睡个二十分钟。如此一周过去,连走路的脚步都是虚浮的。
这天,就在她踩着虚浮的步子去食堂买中饭的时候,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
时遥以为是提醒缴纳话费的垃圾短信,正要随手删除,一看发件人是“添堵”,立即警铃大作。她把手机日历调出来确认了一下日期,这才点开了信息内容。
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你这两天就要用到的”后面跟着一串链接,戳开后自动跳到了一个标题为“收纳清扫必学的十八般武艺”的网页。
时遥抬头看了看四周,张妍在隔壁窗口买鸡丝馄饨,周围的人三两一群边排队边聊天,没人注意她的脸已经黑成了锅底。
她回道:说的是六月底,现在才六月中旬。
对方很快回复:嗯,我提前回来了,惊喜不惊喜?